寒假结束,女儿又将飞赴几千里外的成都上学。为送她到北京南苑机场,不误下午四点的航班,上午十点我就走进厨房,十二点前,丰盛的午餐已摆满桌。当爸爸的更是忙碌:检查汽车胎、设置行车导航、打电话询问航班是否准时、了解北京地面交通信息、联系几千里外接机的女出租司机……实际上,与这些相关的细节,他几天前就开始操心。
从他升级行车导航仪那天,别情离绪就袭上心头。帮女儿清洗衣服鞋袜时,催她整理行装时,都被浓浓的依恋缠绕着。到女儿离家这天上午,一个人在厨房,泪水终于悄然奔涌。
女儿倒是从容淡定,在家享受了最后一个懒觉。待我开始准备午餐,她才起床洗漱,检查行装,一副沾沾暗喜,扬帆远航的模样。
午饭前,女儿的奶奶打电话问几点出发。虽住同一小区,但想到她腿脚有毛病,感冒输液才出院,爷爷行动也不方便,怕他们送,便说午饭后休息一会再走,想赶紧吃完饭悄悄出门再打电话给他们。
十二点半下楼,两个黯淡苍老的身影已在单元门外。爷爷坐在台阶旁的栏杆上,显然是站累了;奶奶坐在小三轮车座上,她偶尔到楼下活动,不愿拄拐棍,每每要借助三轮车。两个老人,都满头白发,满脸皱纹,殷殷的花眼,都望向单元的玻璃门。奶奶说,放下电话,就和爷爷下楼了,想亲自送孙女上车。他们竟已在单元门外,守望了半个多小时!早春的风,依然寒冷,两张苍老的脸,都泛着红。我的心头,却瞬间吹进融融暖意。假日里,女儿几乎天天去看爷爷奶奶,离家前,检查完行装,还特意去向他们辞行。他们却仍艰难地从楼上下来,默默地等待目送!
一路顺风,两点半就到了机场。取了登机牌,办好行李托运,一家人回车内等。近三点半回候机楼,准备送女儿安检。出租司机打来电话,说没查到当天四点从北京飞成都的航班。问工作人员才知,刚才已广播过,飞机因故晚点,何时抵达还没消息。电话里,爸爸再三嘱咐司机随时关注航班
信息,千万别误了接女儿。那边连声承诺,让我们放心。
总算能够起飞了。回到家,爸爸开了电脑,不停地搜索。“终于搜出来了!飞机快到山西了。”凑过去看,中国航班实时运行模拟图上,一架飞机图形,正朝女儿”学校”所在方向缓缓飞行。晚饭前,他一直盯着那架“飞机”,看它飞过太原,飞过西安。吃饭间,他一次次离开餐桌,关注那架“飞机”。“到秦岭了。”“到汉中了。”“过广元了。”因牵挂而“泛滥”的父爱,淹没了饭菜的诱惑和滋味,汇进我心底的暖流。饭后,他又坐到电脑屏幕前。“到成都了!”他长出一口气,再次拨通出租司机的电话。
“放心吧,情感凉山网,我已到航站楼外,保证把孩子安全送回”学校”!”飞机晚点的两个小时,司机师傅也一直在关注女儿乘坐的航班,情感凉山网,一定耽误了不少生意。我微信过去,嘱咐女儿多付些车费,女儿到学校回复过来:“阿姨不肯多收钱!”一股温热之泉,从几千里外,遥遥而来。
第二天早晨五点,收到女儿的微信:“考研占座成功!”微信上一张照片,一张课桌上,整齐摆放着女儿的两摞书。我也拿起枕边书,靠在床头读。黎明的窗下,是一树树探头探脑的春芽!心中,复苏着一片希望的暖。
一场一场重复上演的别离,若不耽于难免的依恋黯然,自会感受到亲情、诚信及希望等诸多别样的温暖,如同迎接扑面而来的春天。
相关文章